您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集粹

李白山水诗与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9年4月11日 10:47      点击量:589

     李白山水诗与生态文明建设

                           

[提要]李白山水诗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李白山水诗展现自然山水的八大形象美李白青少年时期生活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所受的热爱自然的教育。李白山水诗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山水诗。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

伟大诗人李白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是少有的,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对当前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所指的山水诗不仅仅是指描写山和水的诗,而是泛指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题材的诗歌,“是以山河湖海、风露花草鸟兽虫鱼等大自然的事物为题材,描写出它们的生动形象,艺术再现大自然的美,表现作者审美情趣的诗歌。”(1)在《诗经》、《楚辞》中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但只是给社会生活的描写提供背景,还不是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山水诗。直到东晋末刘宋初才兴起山水诗,《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谢灵运正是山水诗兴起时期的杰出代表。但这一时期山水诗,求形似而多雕琢,仅为山水写貌,而未做到情景交融。谢眺的山水诗开始注意融情于景,诗风清新自然,使山水诗逐步走成熟。“在魏晋以前,山水与人的情绪相融,不一定是出于以山水为美的对象。但到魏晋时代,则主要是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求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美者的要求。”(2)山水诗的兴起说明诗人把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在诗中呈现大自然之美。盛唐时期的诗人才把山水诗的创作推进到圆满成熟的阶段。特别是李白的山水诗在学习和继承二谢山水诗的基础上,创作成就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李白山水诗不仅善于描绘自然山水之美,而且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借自然山水抒发自巳的情感。把描绘客观的山水与抒发主观情感合而为一,体现“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了李白尊崇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融生命于大自然,与大自然结为知已朋友,“将自己的强烈的感情生命和伟大的人格, 注入了自然山水之中,付予了它们灵魂和生命。”(3

青少年李白在故乡写的诗就表现岀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最早的诗《螢火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好作月边星。”(4不仅抓住了萤火虫的特点,而且天真地幻想要到天边去陪伴明月。这就把主客观的情与景交融一起。青年李白最著名的诗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这五言律诗,通过景色的变换写山行的过程,以清新明丽的笔调,展开了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前六句重在绘景,末两句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情景交融,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表达岀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情怀。开元十二年,李白离开故乡时写了《别匡山》:“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5) 这首七律描写了匡山的雄奇、秀丽、清幽的美景,表达了对匡山的依恋之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李白既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又有宏伟的政治抱负的心态。

李白生活于盛唐,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凌云壮志,但冷酷的现实使他宏伟的抱负无法实现,政治上一再遭受打击,便寄情于自然山水,“一生好入名山游”, 向大自然倾泻自己的情感,在大自然中寻找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范传正说他“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性情,大放宇宙间……往来于斗牛之分,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李公新墓碑》)李白足迹遍及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北至幽州、雁门关,南到苍梧、九嶷山;西至甘陇,东至沧海,西南至夜郎(6)。泛舟于洞庭、鄱阳,留连于吴越、秋浦,三山五岳都曾有他的身影,用他那如椽大笔描绘出自然山水之美,也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豪迈不羁的性格,溶于自然山水之中“登山则钟情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李白的山水诗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其范围之广,气势之盛,情感之深,在我国历史上的诗人还无岀其右者。

从审美的角度说,大自然之美主要美在它的千姿百态,美在它的形象。大自然的形象美一般来说,有“雄、壮、险、奇、秀、幽、奥、旷”等主要的审美特征。李白善于抓住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描绘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李白山水诗对这八种审美特征都有很精彩的描绘。“雄”,指雄伟、雄浑,审美对象有巨大的空间形象,给人以崇高之感;在时间上给人以亘古难移的永恒之感。如李白用雄健奔放的诗句表现山之雄伟,他笔下的泰山:“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游泰山》其三))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登峨眉山》)庐山“屏风九叠云锦张”,“翠影红霞映朝日”(《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壮”表现为大与力的结合,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力量强大,使人惊讶、敬畏。如他写的黄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丘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读到这些动人心魄的诗句,使人们深深感受到黄河具有百折不回,敢于冲决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长江是哺育我们民族的另一条大江,李白着重描绘了她壮阔。“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望天门山》)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地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他还写了长江的威力:“惊波一起三山动”,“涛似连山喷雪来”。“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横江词》)他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李白写山水壮美的诗很多,有的在壮美之中又包含着奇、险。“奇”是指奇异、奇特 ,非同一般,出人意外的新奇景物,彷彿是神雕仙琢,而非人力所为,在使人惊奇中带来強烈的美感。如黄山的山形山势就很奇特,李白写黄山有“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岭旧居》)写泰山“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游泰山》),写九华山“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写华山“石作莲花云作台”(《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险”主要是指山势陡峭、险峻,道路充满危险,使人惊心动魄。它既使人害怕,又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征服艰险的决心,在征服艰险和战胜自我的过程中给人带来刺激,带来美的享受。李白山水诗的杰作《蜀道难》,诗以极度的夸张的手法,一咏三叹,把巴山蜀水的壮美和雄奇险峻表现得淋漓尽致,惊心动魄,从而给人们带来美感。以蜀道的艰险比喻仕途的坎坷,发泄怀才不遇的愤懑,透露出对社会危机的忧患。“旷”是指空旷、辽阔、浩渺、高远,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李白山水诗表现“旷”的也不少。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荆门浮舟望蜀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秀”指山川秀丽、柔美,姿态舒缓优美,色彩绚丽柔和,使人赏心悦目。李白山水诗表现秀美的如写故乡山水“犬吠水声中,桃花戴露浓.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江南秀丽:“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迥。”(《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迴”(《送友人寻越中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青天扫画屏”,“山花拂面香”(《秋浦歌》)。“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幽”指清幽、幽静、幽深、幽远。处于隐蔽的半封闭状态的山谷或密林之中,给人一种安定、静谧、柔和的美感。如“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奥”是指奥妙莫测,变化无穷,曲折离奇。一般指封闭式的深山、巨谷、溶洞,使人在神祕之中得到美感。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给我们展现了奥妙神祕的美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在李白的诗歌中自然山水的各种美的形态不是单一的, 往往是综合存在的,如李白写的天姥山, 既有奥, 也有旷, 更有雄和壮,展现天姥山的高大险峻,横天连亘,气势磅礴。李白写的蜀道, 既有险, 也有奇、雄、壮。

在李白的诗歌中,对自然山水的八大形象美都展现出来,其中的雄、壮、奇、险、旷基本上属于阳刚之美, 相当于西方美学说的崇高美,“经常以突破形式美(如对称、均衡、调和、比例等)一般规律的粗砺形态---如荒漠的风景、无限星空,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雷电交加的惊人场面……等等来构成崇高的特点。”(王朝闻:《美学概论》)。秀、幽、奥则属于阴柔之美,大体相当于西方美学说的优美,或者说和谐美,审美主体与客体统 一和谐,这种“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温柔的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李白的山水诗既有表现阳刚之美的,也有表现阴柔美的,但主要是表现阳刚之美,或者说崇高之美,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这是因为李白性格豪放,狂傲不羁,在他政治理想遭到挫折,满怀幽愤,向往着“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苍穹,挥斥幽愤。”(《暮春江夏这张祖监之东都序》)他以阔大的胸怀,超越的眼光看自然山水,在他的山水诗中展现出壮大开阔,雄奇浩瀚,气势磅礴的境界,只有在这样境界中,他那狂傲不羁的性格才得到表现,淀积于胸中的幽愤才得以渲泻。“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曾国藩日记》)李白创作的具有阳刚之美的诗歌,可以说是从他那颗炽热的心中喷薄而出的。

从李白的山水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与大自然是相融相通的,把大自然当成他患难与共的知心朋友。李白对月亮的感情特别深厚,在他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300多首。他少年时就喜欢月亮,“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又疑瑤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把月亮比着最美好的白玉盘、瑶台镜。他还幻想若飞天上去,好作月边星。”(《螢火虫》在他的传奇人生中,始终是以月为最亲密的朋友。无论他在心情舒畅时,或是满怀悲愤时,在怀念故乡时,或思念挚友时,都是将月亮作为他的倾诉对象。《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污浊的现实使他苦恼愤懑时,邀请月亮与他一起共饮、同舞。皎洁的明月成了诗人的知心朋友。《独酌》:“落日不尽欢,恐为秋所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清风寻空来,碧松与共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清风明月驱走了他的忧愁,安慰着他那一颗孤寂破碎的心。《友人会宿》: “良宵宜清淡,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杂题》:“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这里的冰壶指明月,李白把自己的身心融入明月之中,月中有我,我中有月,人与明月情感相通,分不开主客观关系,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了达到了天人高度和谐。

在李白的许多山水诗中,表现出与自然物情感相通,有一种亲密无间的精神交流。《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众鸟”、“孤云”逐渐消逝,只有敬亭山不离不弃,诗人与之含情脉脉的对视着。在李白的笔下,自然山水不是独立的客观存在,而是情感相通的好朋友,“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秋浦歌》十七)“暮从碧山下,山月隨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寻阳紫极宫感秋作》)“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太白与”“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山水、明月、白云、花鸟都成了李白喜乐忧愁相通的朋友。他常常沉醉于山水美景之中,达到物我两忘,人与自然泯一的境界。

李白不仅为自然山水写貌传神,还把自巳强烈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注入其中,为山水诗开辟了新的境界,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读了李白的山水诗,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李白山水诗中表达的热爱自然,与自然泯一的思想,与他青少年时期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李白出生并生活了二十四年的家乡是自然风光极其优美的地方。他出生江油青莲乡是涪江、盘江汇合处的 一块富饶美丽的平坝。少年李白写过一首《晓晴》:“野凉疏雨歇,春色偏萋萋。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溪。”这首诗写他生活的地方,山明水秀,风光旖旎, 草木茂盛,野花娇艳,鱼跃莺歌。在这首少年作的诗中,流露出了他从小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在青莲乡的西边有“峰峦环秀,紫气郁结”的紫云山,“孤峰秀拔”的小匡山;西北有“晓峰如画参差碧”的大匡山、“飞泉挂碧峰”的戴天山、“群峭碧摩天”的太华山;东北有“樵夫与耕者,岀入画屏中”的窦圌山,这些山雄伟险峻,景色奇特, 山中苍松巨柏, 郁郁葱葱,飞瀑流泉,万壑争鸣。野鹿觅食于密林,白鹤飞舞于树梢。李白写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寻雍尊师隐居》、《太华观》、《别匡山》以及《窦圌山题句》描绘了这些山水的美景。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李白在大匡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年有十载”,曾与东岩子“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 《上安州裴长史书 》),说明他酷爱自然,保护山中鸟雀, 与野生动物成了好朋友,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故乡优美的山水熏陶了青少年李白崇尚自然美的审美情趣, 加深了他对 自然美的感受能力,产生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合力,对其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热爱大自然与他青年时期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受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道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李白的父亲是文学素养很高的“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士,选择了绵州青莲这样山明水秀的地方隐居,使李白从小就陶冶在自然美之 中。他的父亲教他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赋中描绘云梦泽之壮美秀丽,使少年李白“私心慕之”。说明李白从小就在父亲教育下, 通过文学名著去提高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培养崇尚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李白生长的川西北是道教的发祥地,也是重要的传播地区,自东汉至唐,建立了许多道观。在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有黄录宝宫,太华山上有太华观、窦圌山上有南北朝时期建的天尊古殿,戴天山和乾元山金光洞,在唐代时已经有道观。距李白家稍远一点的梓潼七曲山大庙是著名的文昌祖庭。绵阳西山观有隋唐时期的道教摩崖造像。道士们在这些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修道炼丹,享受自然之美。李白自述“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 少年李白常去道观,与道士密切交往, 向他们学神仙之术,感受自然之美。道教以老庄哲学为其宗教的哲理内核。以老庄著作为主要宗教经典。老庄哲学主张天人同源,物我一体,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天与人一也”(《庄子.山木》)“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 道家主张人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融汇为一体的理想境界。李白是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

李白不仅受道家的影响,他自叙:“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藉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博览群书,当然也读儒家经典。儒家是主张“天人合一”的,“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正蒙.乾称》)“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依相存,息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礼记·中庸》)。儒家提倡的“仁”,不仅要爱人,还要爱万物。孟子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孟子·梁惠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反对无节制的滥用自然生物资源。“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实,非孝也。”(《礼记.祭义》)荀子主张“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循道而不贰。”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李白。

19805月,新西兰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先生在李白故里题词:“到李白少年时代的故乡来,看一看保存完好的旧日文献,可以体会一下他的伟大精神。对全世界青年来说,李白的精神告诉他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这种精神往往被泯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李白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在他的山水诗中。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完全依赖自然,崇拜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神。之后进入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对自然只能进行局部开发和利用,对大自然存在敬畏之心。我囯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思考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能够统一,应当和谐相处。自从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自然的征服和破坏不断增强,大片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空气和水的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碳增加,地球升温,气候极端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被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序幕,也标志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生态文明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而提出的人类文明的新阶段,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曾走过一段弯路。1958年“大跃进”,提出“向自然宣战”,制造了一个个“人定胜天”的“壮举”,大炼钢铁,大砍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李白读书的大匡山,访道的窦圌山、太华山等,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光,泉水枯竭,满目荒凉。我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在李白故里,对大匡山等处实行封山育林,“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美景重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必须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现代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毫无疑义,李白的山水诗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好的教材,教育人们懂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融汇为一体。

通过李白的山水诗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以下途径:

1、开展李白山水诗研学旅游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我国已经成为旅游大国。李白的遗迹游踪及其山水诗就是珍贵旅游资源。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得人而彰。”李白的遗迹游踪遍布全国十余个省市,特别是他出生地江油、寓居地:湖北安陆、山东济宁、兖州,终老地安徽马鞍山留下的遗迹最多。李白游过的名山大川本来就是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而李白山水诗描绘这些地方的美景,起到点题、渲染、美化意境的作用。在旅游中读这些诗,可以使旅游者更深的感受大自然之美,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现在李白山水诗描述过的地方,有的己经开发为旅游热点,有些地方还未开发,或开发得不够。即使已经成为旅游热点的地方,有关李白山水诗还未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如黄山、泰山、峨眉山、庐山已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现在我国的旅游热点,李白曾在这几大名山游览并留下诗歌。但这些景区并未把李白游览过、题咏过的地点明确地标出来。应当增加一些李白诗亭、诗碑之类的纪念性建筑,在旅游纪念品上也可以镌刻或印制李白在当地的题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大大增强旅游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

还有些地方虽有丰富的李白旅游资源,但尚未开发或开发很不够。李白的出生地——江油,李白的游踪遗址有二十多处,大部分尚未开发。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许多版本的李白诗选都将这首诗列为第一篇,传诵于国内外,读了这首诗都想来看一看戴天山——大匡山的美景,现在每年春季,戴天山上数万株辛夷花盛开,每天有数万人上山观赏,但是,这里旅游设施严重滞后,并没有将李白访道的故事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展示岀来,游人不知道李白在这里写过诗,更不可能从李白诗中领悟大自然之美。李白访江油县尉途经的百余里涪江峡谷,集险、峻、幽、奇诸特点,山高谷深,峡谷深达1000米以上,除长度、规模不及长江三峡外,在景观的变化,与森林景观、溶洞景观的配搭以及环境状况等方面皆可与长江大、小三峡比美。李白正是在这里积累了《蜀道难》的素材,现在这里尚待开发。总的看来李白的游踪很广,题咏山水的诗很多,而现在开发成为旅游热点的地方还占少数。还应当加快开发,使之成为诵读李白诗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地。

在开发李白文化旅游资源时,必须注意景区的环境保护。切忌盲目乱建,人为地破坏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破坏生态平衡。要把李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原汁原味呈现给旅游者。要把李白诗歌赏析与旅游结合起来。旅行社在组织“李白之旅”时,要培训导游熟悉李白诗歌,结合实地实景朗诵讲解李白诗歌。也可以请研究李白的专家,在实地实景赏析李白诗歌,把山水诗与旅游结合起来,既提高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又提高了旅游者的审美能力,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受到生态文明教育,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开展各种形式的李白山水诗吟诵活动。现在中央台组织的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很受欢迎。在各个学校,在李白文化旅游景点,可以举办以将李白山水诗为主题的吟唱、朗诵活动,配以唐代音乐和舞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肯定会受欢迎。

  3、举办节庆活动,在节庆活动中结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李白故里有一系列传统的纪念李白的节庆活动。农历冬月十五日,李白的诞辰,在太白祠要举行祭祀活动。正月初一,在李白故居陇西院要举行迎春会。正月十六日,举办太白长寿会。三月三日,在李白读书和生活过的地方大、小匡山、窦圌山、罗汉洞要举办庙会,以纪念李白当年“踏青”。八月十五中秋节,举行月圆会,以祭月和吟咏诗歌为主要内容。在李白故里的这些民俗活动,曾一段时间中断,现在民间开始自发的开始恢复。在李白终老之地的马鞍山,每年清明节,也有祭祀李白的传统活动,对这些民同节庆活动应大力倡导,吸引中外游人。将吟唱李白山水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

  4、编印图文并茂的“李白山水诗”的普及性读物,制作“李白山水诗”光盘,将诗歌、山水美景及唐代音乐、歌舞结合起来,并在电视上转播,以扩大教育面。让人们在欣赏李白山水诗之美的同时受到生态文明教育。

注:

(1)丁成泉:《中国山水诗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葛景春:《李白与唐代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英国翟理斯教授编的《汉诗英译》,据青莲民间传说,李白十岁时随父参加友人宴会命题作诗,即席吟得。

(5)这首诗最早见于北宋初的“大明寺住持碑”。北宋宣和年间的“谪仙祠堂碑”的碑阴也刻有这首诗,并在附记中明确说:“太白辞山时咏此”。

6李白流放不止走到巫山,而是到过夜郎。有《南流夜郎寄内》为证:“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望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明白无误地表明李白已经到了夜郎,若在流放途中,行踪不定,哪可能盼望家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这诗的标题就说他当时贬谪在夜郎,还有《流夜郎闻酣不预》、  《望木瓜山》等几首诗都是在夜郎写的。至于李白诗中提到的“敕放巫山阳”,可以看成是广义的“巫山之阳”,包括夜郎。如《华阳国志》的“华山之阳”就是广义的,包括云、贵、川广大地区。“半道承恩放还”应当

解释为流放时间的一半,如诸葛亮《出师表》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个“中道”就是时间概念。李白作为被流放的犯人,不可能走了一年多,才走了一千多里,只到巫山。笔者亲自去贵州桐梓县考察过,那里有对众多的李白遗迹,不能说都是牵强附会的假古董,至少可以说:“李白流放到了夜郎”比“巫山遇赦”的证据充分得多。